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高书生:架构文化体系的十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10-16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新视界
  (本文作者: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巡视员、副主任 高书生)
 
  这些年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中,产生了一种对文化“追根溯源”的学术意愿,尝试对文化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基础性探讨,探索建构一种对文化进行综合性分析的研究范式。经过认真思考,文化体系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同工业体系、农业体系、金融体系、军工体系一样,文化也是一个体系,运用体系化思维探寻文化繁荣发展之路,研究视野会更加开阔。
 
  一、文化是什么
 
  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人不知晓、无人离得开,每个人都会对文化是什么做出自己的判断,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粗或细。根据这几年的思索,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在一定生存环境下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总和。
 
  下定义、划边界,向来都是为研究服务的。我对文化做出这样的界定,强调了三个关键词:生存环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
 
  1、思维方式。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就在于是不是有思维。人工智能,说穿了就是想让机器也像人类一样具有思维能力,让机器读懂人,让机器跟人类一样独立思考。
 
  之所以强调文化是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之总和,是为了纠正以往只重视生活方式而忽视思维方式的偏差。与生活方式形象、具象、具体不同,思维方式很抽象,不容易像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生活方式那样易于表达、呈现,只能从科普、科幻作品中体味。但是,只讲生活方式不讲思维方式,文化就是跛脚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生活方式上,更重要的抑或最本质的差异,恰恰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华民族先贤所特有的整体观,是先见森林后见树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恰好相反。我们在这里不是评判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优劣,只是想说明一点:舍弃思维方式,对文化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
 
  2、生存环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与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离开生存环境,谈文化就失去时空观。
 
  人类历史已经走过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目前正处于信息时代。每个时代的生存环境不同,与之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明显不同。现在看来,中华文化的传统部分诞生于农耕时代,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跟农耕时代相匹配的。农耕时代,中华民族先人们的生存特征是靠天吃饭,所以,先哲们洞察天和地以及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了阴阳五行等学说,创造了历法、二十四节气等。即使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先哲们留存下来的思想并未过时,甚至闪烁着智慧光芒。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国家进入工业时代晚了百余年。我们不仅错过了工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致使国力羸弱,不得不蒙受被蹂躏的百年耻辱,同时丧失了农耕文明对接工业文明的契机,以至于滋生文化不自信土壤,怀疑甚至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并将国家羸弱的根源归咎于文化,其中不乏民国时期的贤达。
 
  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用非常短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路程。我们已经走进信息时代,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从全面跟跑转向局部领跑,在一些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信息时代的生存环境,既不同于工业时代,也不同于农耕时代。中华文化要实现现代化,无论思维方式还是生活方式,既要对接又要超越。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3、生活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与农耕时代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业时代,机器大生产造就高度集中式的生活方式:居住集中——社区,购物集中——商场、超市,文化活动集中——影院、剧场,餐饮集中——酒楼、餐馆。与工业时代不同,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从集中式走向分散化:联络方式便捷化,工作场所分散化,社交活动网络化,文化体验个性化。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一提起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就让学生穿汉服、行汉礼,搞复古,其本质就是割裂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逼迫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孩子们,去适应农耕时代的生活方式,是典型的舍本求末,实施效果必定打折扣。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