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强化内容建设 发展县级融媒体

发布时间:2019-12-06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紧锣密鼓推进的当前,一些地方往往将关注与建设的重点放在技术平台的打造、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上,却忽略了筑牢内容建设这个支撑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关键部分。少数县级融媒体甚至出现了对流量盲目信仰、对技术过度迷信、急于在上级平台发声亮相,却与本土用户越来越生疏等不良倾向,导致碎片化、娱乐化内容传播愈演愈烈,假新闻、标题党、煽情内容泛滥。县级融媒体强化内容建设需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需要从抓牢建设之本、巩固建设之基、深挖力量之源三个关键点开展工作。
 
  内容建设是县级融媒体的最关键“基建”
 
  按照中央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建成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一些县级融媒体争先恐后、摩拳擦掌购置了“大屏”、建起了“高大上”演播室、创出了各类县融媒模式开拓者的知名度、斥巨资上了不只一家APP(县自建、市媒建、省媒建、央媒建、商业公司建等终端),声势浩大!然而,与狂奔猛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上述基建相区别,筑牢基层舆论阵地的根本职责似乎要滞后许多。况且,对于县级融媒体中心来说,与技术手段、工作空间、展示大屏等短时间内便可完成的物理基建相比,或许筑牢基层舆论阵地才是最关键、最根本、更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基础建设民心工程。强化内容建设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守正创新”的基础工程,是乘上技术之帆,实现“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传播正能量、绘就同心圆、做强主流舆论阵地的根本要求。
 
  深耕本县沃土 打造精品力作
 
  其一,守正创新、构建良好舆论生态,是县级融媒体建设之本。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目标是打通新闻舆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省、市、县三级媒体的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县域良好舆论生态。当前,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涌现了不少“模式”或“样板”,比如“服务国家建设的延庆模式”“提升地方宣传的玉门模式”“市场经营的长兴样板”“国家级贫困县武强样板”等,这些县级融媒体中心各有所长、可圈可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县级融媒为了领导政绩、经济创收等拼命打造新的模式、开创新的样板,置地方财政实力、原有媒介基础于不顾,千方百计上“大屏”、进设备、要钱要地又要人。更有甚者,个别地方在县电视台和县委大楼各建了一个“大屏”,重复建设严重,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上述种种可窥县级融媒体建设多多少少出现了形式主义的苗头,与基层媒体守正创新的根本追求出现了偏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是比声势、竞名气、扯大旗,首要的是扎扎实实做好县域舆论生态建设,切切实实履行好基层党媒的职责与使命,打造出正向、清朗的县域舆论空间。
 
  其二,厚植沃土、密切联系县域群众,是县级融媒体立足之基。县级融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与群众的贴近性,是基层群众的“家门口”党媒,县级融媒体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与县域群众建立联系、深化感情、培养价值共鸣,厚植群众沃土,筑牢县级融媒体立足之基。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了提升服务功能,陆续在客户端开设各类便民服务窗口,比如水电暖燃气费缴纳、医院挂号、交通违章缴费等。但没有感情基础、价值认同的平台,并不天然具有吸引力和黏性,用户只会在必要时点开客户端进行某些便民缴费或挂号、预约等,只会是短暂停留、偶尔想起。厚植群众沃土,是要与本县群众建立起感情联结和价值认同。当前,县级融媒体在依托先进技术开辟基础服务功能的同时,更应强调与本县用户的感情培养,通过弘扬美德、完善网络政务、畅通民声渠道、接受群众投诉和监督等,打造出真正植根于民、服务于民、使人民信赖拥戴的县级融媒体。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