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传播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1-04-13 文章来源:传媒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中国社会的传播格局、传播样态和传播主体都在发生转变:传播格局由传统媒体独大到新旧媒体平分秋色,传播样态百花齐放,传播主体由专业媒体人向大众转变。技术的革新推进媒体进一步融合与发展,各大主流媒体着力于传播手段的建设和方式方法的创新,逐步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其新媒体平台央视频上推出《疫情24小时》慢直播,传播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力较大,给主流媒体重大公共事件报道创新带来了诸多启示。
 
  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传播创新实践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湖北省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成为大众关注的重中之重,国家决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修建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用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如何报道该重大公共事件成为媒体机构聚焦的热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除常规报道外,另辟蹊径——在新媒体平台央视频上推出《疫情24小时》慢直播,7×24小时不间断直播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建筑工地的实时画面。
 
  慢直播是一种以马拉松式全程直播某种普通事件的电视节目类型。慢直播多借助公共监控来向受众展示某地某时某刻的实时情况,“慢”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直播时间较长,二是直播节奏较慢。较传统直播而言,慢直播最大的特征是原生态:直播没有慢放、快放的镜头剪辑;没有后期的包装制作;没有主持人的介绍解说。慢直播具备自我阐释事件的能力,由一个或几个固定机位不间断地给受众提供实时信息。
 
  慢直播这种节目样态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年安迪·沃霍尔拍摄的电影《沉睡》,片中实时记录了诗人约翰·乔尔诺历时320分钟的睡眠过程。之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媒体机构相继进行尝试。2009年,挪威广播公司拍摄的《卑尔根铁路:分分秒秒》可以称之为慢直播的开山鼻祖。鉴于此,挪威广播公司于2011年推出《海达路德巡航之旅》,整个直播长达134个小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收录为世界上最长的电视纪录片。
 
  其实,早在2003年,中国的媒体人就对慢直播有所关注,只是当时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展慢直播。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媒体人也在逐步对这一节目样态进行实践。2016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看看新闻联合国内十家电视台以7×24小时的形式推出“国庆秋韵”主题的慢直播联播,可谓是一次大胆的尝试;2017年,中国青年报社与北京新媒体集团联合推出“中欧班列”慢直播,历时100个小时;2018年,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推出中国首个鸟类湿地慢直播,“鸟岛慢直播”活动持续一个月,受众可通过手机或电脑24小时在线观看。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