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电台直播是最优解还是“伪”策略?

发布时间:2020-05-22 文章来源:传媒圈
  2018年,中国广播听众规模近4.2亿,其中城市听众规模2.7亿。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仍有2472家广播电台,全年播出时长达1491.89万小时,全国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长达788.83万小时。
 
  广播仍拥有大量忠实受众和极高的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具备扎实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庞大的听众规模背后,听众采取网络收听方式的比例升至91%,同时传统收听方式降至41.7%,这就给广播的融媒体转型吹响了加速的号角。当下,广播行业正朝着新趋势和新机遇——“可视化”方向大步迈进。
 
  随着直播以风靡全网的姿态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众多广播主持人纷纷入驻各大网络直播平台、短视频直播平台,同步直播广播节目内容,以期将听众转化为节目粉丝,参与到节目之外的多场景互动中去。
 
  但是这些直播平台与广播电台本身受众契合度不高,且两者调性、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化,无法让广播电台真正植根,这不得不引起行业的思考,类似的直播可视化是不是当下广播发展的最优解?广播真正的可视化发展未来在何方?
 
  破局赋能,内容胜出广播可视化大有可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画面和声音同步的网络视频直播模式本身就更受年轻人的追捧。
 
  “视觉维度”的加入打破了广播媒体传播形式的限制。让观众的眼、耳同时互动,收听、收看到的内容有了极大的扩充,增加了广播节目的娱乐性。2019年,河北广播电视台首次进行了环邢台公路自行车赛事直播,打破了地域赛事直播的限制,吸引了全国受众的关注,引爆了当天受众的高互动量。同时,视频直播的可视化效果将画面完整呈现在受众面前,诸多新闻发布会现场、突发事件报道的真实性由此得到了极大的直观体验。2016年两会期间,中国之声首次尝试在大会现场搭设360度可旋转式摄像头,同时搭载网络视频。在“两会”特别节目《直通北广上》增加“视频直播”和“弹幕互动”,运用分频技术与听众进行实时互动,不仅让广播电台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得到充分地释放,也让更多民众得以参与到两会中来。
 
  在内容为王的行业铁律下,广播可视化拥有其它短视频平台不可比拟的核心战斗力。在短视频平台直播成为新媒体大势的今天,广播也主动投身其中。然而,从内容上来看,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直播内容呈现出门槛较低、制作较简单,文化上倾向于“快餐化”等特点。广播内容覆盖社会民生、情感音乐、交通实况等多个方面,能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在播音素质和渠道专业性考量上,广播的内容生产更胜一筹。广播可视化运营模式强调的真正核心是在优质内容基础上进行深度交互化,而非表面的视频化,所以,短视频直播平台只能作为广播可视化在当下的一个补充途径。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