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智峰:以电视文艺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3-09-26 文章来源:中广互联
今年暑期,在视听领域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将近年来影视行业布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的丰硕成果进行了充分地展现。剧集《后浪》《梦华录》、文化类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经典咏流传•正青春》、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等创新视听作品,通过新颖的视角讲述丰富的文化知识,将真挚的民族情感融入创新的视听语言,赋予传统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劲的传播力。
在9月25日下午举办的文化传承主题研讨活动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长江学者胡智峰分享了自己对电视文艺创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如何理解文化传承创新
胡智峰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创新重要讲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一是明要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核心是“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基本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二是提方向。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是指路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优秀中华文化的文化精髓贯通起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电视文化推进文化传承成果丰硕
近年来,随着新时代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其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做了大量的探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代表作品。胡智峰从电视剧、电视综艺和纪录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电视剧《琅琊榜》通过饮食、服饰、战事等多种文化元素,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胡智峰认为,《琅琊榜》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士”的价值观做了精彩的解读和呈现,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渗透其中,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