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网络综艺主题研讨:综万物之艺,塑精品之作

发布时间:2023-09-28 文章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局
  现今,网络综艺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生力军和新生力量,进入精品化、大制作的新阶段。十年的成长,让我们对于网络视听的高质量发展寄予了更多的期待。
 
  9月26日,以“综万物之艺,塑精品之作”为主题的网络综艺主题研讨活动在首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期间举办。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通州区委区政府主办,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协办。
 
  在今天的发展语境和发展形势下,综艺新力量和综艺奔跑向前的力量如何凝聚,让“综万物之艺,塑精品之作”变为现实,变为未来的成果,与会嘉宾展开了精彩的研讨。
 
  繁荣发展 重新发现新综艺
 
  “近年来,网络视听文艺工作者不断升级创作理念,网络综艺实现了从过去娱乐小菜到现在文化大餐的迭代发展。”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杨培丽在致辞时指出,现在,网络综艺从过去亦步亦趋的跟风者,成为文化输出大户。综艺节目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也更加彰显了文艺主阵地的作用,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步入新时代、新征程,网络视听行业面临一系列的新形势、新变化,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这对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管理和服务部门而言同样也充满希望和挑战:一是谋定价值坐标,强化价值引领;二是坚持内容为王,提高核心能力;三是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火热现实。
 
  “真人秀的创新趋势是从刻意到生活,从真人秀向真情秀再向真诚秀演进,形成了‘真知秀’+‘真才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从“边界消融”与“人设重构”解析了视频综艺创新发展趋势。他认为,真人秀1.0更多求游戏任务,2.0是人际关系,3.0是帮忙,4.0是匠心敬业,5.0是知识输出。我国综艺发展只有33年的历史,还在成长,并不完美,某种程度而言不完美就是“各美其美”。综艺节目应努力做一颗恒星,不做流星。他建议在网络综艺创作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人设的“温暖感”,二是鼓励明星的“专业化”,三是融合些许的“文化感”。
 
  “近年在参与综艺节目前期策划时发现,几乎每一个爆款综艺的制作人、导演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是一直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重建、自我革命。”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周逵认为,综艺行业和综艺创作者其实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重新定义自己、重新理解什么是综艺的过程。我们要重新发现艺术,丰富网络文艺创新创造的参与主体,形成层次丰富、规模各异、各具特色的参与者来共同参与,而“艺术+科技”则能激发出文艺创新创造的更多可能,充分发挥网络文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