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高书生解读:文化体制改革“三个阶段及特征”(2)

发布时间:2024-07-26 文章来源:三川汇文化科技
 
  (一)体制性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理解文化体制改革第一个阶段的钥匙。这个阶段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两手抓”: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和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体制性改革的路径是,将国有文化单位“一分为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继续保留事业体制,突出公益属性;出版社、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文艺院团、电视剧制作机构、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等经营性文化机构,整体转制为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国有文化单位的分类没有采取“一刀切”,比如,人民、民族、盲文、藏学等出版社留在事业体制,京剧、少数民族、交响乐等文艺院团保留了事业体制。
 
  经营性文化机构转制为企业,除采取整体转制方式外,还采取了剥离转制方式。如针对新闻单位采取了剥离转制方式,从党报党刊、时政类报刊社剥离出印刷、广告、发行等经营业务转制为企业,从广播电台电视台剥离出网络传输及动画片、电视剧制作等经营业务转制为企业。
 
  体制性改革不只是改微观,宏观也在改。把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政机构的市场监管职能剥离出来,组建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然后将三个行政部门合并,组建文广新局。一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这是真正的行政机关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大之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截至2012年9月,全国有改革任务的580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全部完成转制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50家、核销事业编制近29.4万个。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文化体制改革第一个阶段的重要成果。据统计,2004年至2008年,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3.28%,高出同期GDP增速4.88个百分点;2008年至2010年,就是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4.19%,高出同期GDP增速11.59个百分点,呈现文化产业逆市上扬的特征;2011年,文化产业增速为21.96%,仍高出同期GDP增速4个百分点。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