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请别忘了农民兄弟
随着首批12个试点地区(城市)的确定,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中国老百姓通过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就可以打电话、看、上互联网的梦想距离现实越来越近。在为三网融合终破冰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着实有些遗憾:此次有利于百姓、有利于产业、有利于地方的重大“利好”中,大城市再次大获全胜,12个试点中就有直辖市两个、省会城市4个、计划单列市4个,而根据试点五大“硬”门槛,以上城市的三网融合试点也将率先在城区推行,农村地区遗憾出局!
然而,谁最需要三网融合?不是城市,而是农村,是渴望打破信息瓶颈增收致富、分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广大农民兄弟。
在城市,无论打电话、看电视还是上网,都再平常不过,家中有一两台电脑、一两台电视、数部手机的居民亦不在少数,更便利、更便宜的三网融合对城市居民来说,仅是“锦上添花”;但是在农村,不少城市居民已享受多年的信息“福利”依然难以惠及,三网融合对广大农民而言,更是“雪中送炭”。
一方面,农村发展更需要信息化的强力助推。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完善民主管理、培养新型农民、填补数字鸿沟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由此,自2004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出并部署了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服务工作的任务。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政府推进的“”电话、、的工程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各个网络各自为政,“有路的无车”“有车的无路”,仍然难以满足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旺盛而迫切的信息需求。农民需要打电话、看电视、上互联网,农村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普及方式,而三网融合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后发优势,避免重复建设,减轻农民负担,正是最经济、最快速地满足农民信息需求,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可以让农民一步到位地享受到社会主义的信息化发展成果。
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为农村服务的作用。专家认为,推进三网融合的落脚点更应在农村。首先,这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三网融合将撬动农村潜在的信息化大市场,从而拉动内需,带动产业发展。据预测,农村信息化市场已达百亿元级别。三网融合在农村地区的推进,不仅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还可以有效带动电视机、电脑、电话等制造产业的发展。再者,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已在自身强烈需求下率先尝试了三网融合,并取得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宁夏,利用已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电信宽带网络作为“三网”业务的承载平台,全区农民已经过上了“宽带++电视”一线通的便利信息生活,享受到了三网融合带来的巨大便利。现在,宁夏2362个行政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联系,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村村通互联网的省区。在山西,静乐、应县、榆社、中阳等县政府将三网融合作为富农惠农的一把手工程全力推进,在当地移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可承载电视、电话、互联网的光纤宽带网,引入当地广电部门的节目源,广大农户过上了比城里人还先进、实惠的信息化生活。对此,长期关注三网融合的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表示,在农村加快三网融合步伐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必须承认,在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中,确实有些部门“嫌贫爱富”,认为农村地区“少油水、没发展”,从而设置种种门槛,阻碍了三网融合在农村地区的推进。笔者呼吁,在三网融合的第二批、第三批试点中,不要再设置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只要有条件的地区都可以上,特别是农村地区,而一切以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准则,城乡数字鸿沟实在不应在三网融合的推进中越拉越大。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三网融合,别再出现城市红红火火、农村冷冷清清的景象;我们希望,三网融合,别忘了农民兄弟,别让他们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