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集团兵败中国
在华落地多年却长期“半死不活”的星空卫视,最终部分易手。
8月初,美国新闻集团宣布,将旗下星空卫视普通话频道、星空国际频道、Channel[V]大陆频道,以及星空华语电影片库的控股权,出售给国资背景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据新闻集团中国区的一位高管介绍,此次出售股份的具体比例在51%到52%之间,三个电视频道及电影片库的资产估值为3亿美元,交易的金额将略高于1.5亿美元。目前双方正在就交易的细节进行磋商,预计将于2011年年初完成交易。根据已经达成的协议,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这三个电视频道及电影片库,以实现增收并盈利。
“这表明新闻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失败了。”听到上述消息,新闻集团中国区前副总裁李映红的第一反应并不意外。
李映红2001年至2004年供职于新闻集团中国区,在此期间,他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新闻集团在中国市场存在用人不当、战略失误等问题,但未被集团高层采纳。
“虽然星空卫视在中国的落地权有限,但在有限的落地区域内,星空卫视的节目也未能做到一流,广告销售也未能达到国内同行的水平。”李映红说。
一家外资传媒集团在中国的经营遇到困难,不少人愿意从政治的角度加以解读。对此,另一位知情的新闻集团前高层人士表示,这种“泛政治化”的解读是错误的,新闻集团在中国的溃败,首先来自经营层面,经营不善及水土不服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错再错
从在华设立办公室开始,到运作星空卫视落地,直至受挫青海卫视,最终出售易帜,新闻集团在华之路纠结曲折。
2000年8月,时代华纳驻北京代表处正与中国政府商谈时代华纳旗下华娱电视落地中国大陆的事宜。一直试图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的新闻集团创始人默多克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将谈判的中间人接到新闻集团美国总部,希望其帮助新闻集团实现旗下星空传媒集团的节目在中国落地。
在中间人的斡旋下,2001年,华娱电视和星空卫视同时获得了在广东省落地的资格,同时也获得了加入广东省网的资格。作为交换,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两家公司帮助CCTV9先后在美国和英国落地。
当时华娱电视已经在香港播出多年,国家对其已经有所了解。而星空传媒集团此时虽然在亚洲扩张了多年,但还没有一档适合在中国内地播出的节目,就连星空卫视也还只是一个概念。国家广电总局在没有看到节目的情况下,就同意其落地,可以说给足了新闻集团“面子”。
2001年9月,戴杰明(JamieDavis)开始担任新闻集团中国区总裁和星空卫视中国区总裁,并主要负责节目、广告经营等具体业务。2002年初,星空卫视在广东开播后不久,戴杰明便向默多克提交了在中国经营的“三年商业计划书”。
戴杰明主政期间,虽然一再强调要提升节目质量,但由于戴杰明不懂中文,文化上难以沟通,对中国的市场环境缺乏足够了解,于是出现了制作地在上海、制作人员多来自港台地区而受众却是广东观众的运作模式。在这样的地域与文化差异下,星空卫视制作的节目很难让广东观众“买账”。
一位新闻集团前高管回忆说,星空卫视刚在广东播出时,由于使用了更多的新技术、节奏更快而且色彩更鲜明,节目收视率曾经短暂上升,但很快其收视率便呈下降趋势。根据AC尼尔森等数据调查公司的统计,星空卫视后来在广东地区的收视率甚至不及当地的。再加上没能找到有市场经验的人去做广告推广及节目销售,三年下来戴杰明“交了白卷”。
在广东地区尚未“玩转”,新闻集团又开始冒进。
2004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中外合资、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称外资媒体公司可以参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企业,但不能参与境内电台、电视台的经营业务。
当年年底,新闻集团便通过一家节目制作公司,将星空卫视制作的节目卖给了青海卫视,试图借道青海卫视让星空卫视的节目在全国落地。但新闻集团与青海卫视这段“婚姻”仅维持了8个月左右,即被主管部门叫停。
上述新闻集团前高层人士说,新闻集团在其中犯了大错,按照制播分离的政策,向青海卫视销售节目并没有错,但新闻集团在一些青海卫视播出的节目中,却打上了星空卫视的徽标。“例如,一档名为《美人关》节目,在播出时竟然打着星空卫视的LOGO,这让观众误以为星空卫视已经获得在全国落地的资格,引起了国内其他电视台的不满,纷纷向国家广电总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