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本土彩电企业账单亮红灯 错押互联网电视(2)

发布时间:2010-09-13 文章来源:中广互联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已明确中国最晚将于明年试播3D电视频道。据报道,目前全国有近10个省市地区已经就开播3D频道进行了申报,审批工作正在进行。开播后的3D电视频道极有可能进行为期一年的试播,试播期间每天节目不少于两小时。

    外资品牌三星、索尼、LG等看到了3D电视的发展潜力,不遗余力地大力研发3D电视并抢夺片源。索尼的3D在世界杯期间就深入人心,而与索尼同步推出3D电视的还有三星,随后松下、LG、夏普等也快速跟进。

    陆刃波表示,尽管本土企业海信与长虹也正在推出3D电视,但是不论从技术还是从研发水平上都很难与外资企业竞争。

    面板的尴尬

    当然,3D电视的未来发展同样面临未知的挑战。刘步尘认为,目前3D电视片源少、信号少,而且价格高于普通电视30%至40%,在1.4至1.5万左右;加上3D技术对很多人的眼睛来讲,只能适应10至15分钟。在这种“互联网电视不能成为未来发展方向,而3D电视目前在中国不能成为现实的情况下,国产彩电品牌很尴尬。”刘步尘对记者说。

    更重要的是,本土企业未能掌握上游液晶面板的技术。一直以来,外资品牌凭借着掌握对上游显示面板的话语权,在供应面板的速度以及价格涨跌方面对本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年三四月,国产彩电企业到台湾采购了50亿美元的面板,而这种集中采购带来的结果是,我们上游的价格受到控制,当我们产品价格高的时候,外资品牌马上降价,这就导致国产企业的库存大量增加。”刘步尘对记者说。

    目前,索尼、三星、LG等外资家电巨头与本土企业在终端市场上的价格战极其激烈,其价格差仅在200至500元之间。而在一些促销活动时,很多外资品牌的价格低于本土品牌。

    康佳对净利润下降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外资在终端采取的突然降价,使得公司被迫降价,导致毛利润骤减。”

    陆刃波表示,由于今年以来,上游液晶面板价格减少1/5左右,加上本土企业的库存量大,相比于不到1/5的利润而言,面板的降价将必然造成企业的亏损。

    尽管本土企业已经意识必须解决控制产业链上游的燃眉之需,TCL、长虹、海信、创维等企业从去年开始已经在着手建设液晶面板生产工厂、模组工厂,但是由于建设周期长,在短期内仍然很难见效。

    与此同时,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来自一直“掌握话语权”拥有面板生产技术的日韩企业、台资企业等。他们今年几乎不约而同地在中国大陆布下液晶面板生产线。包括曾经只做面板的京东方也将把产业链延伸至下游产品,推出自主的液晶电视。

    而这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对于像长虹、康佳、TCl等在内的本土彩电企业来讲,更平添自下而上的突围困境。刘步尘认为,只有尽快把上游建立起来,才能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本土彩电企业的尴尬。

〖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