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人工智能2019:一边赋能媒体,一边掀起争议(3)

发布时间:2020-01-14 文章来源:全媒派
 
  人工智能2019:争议依然如影随形
 
  技术创新与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技术进步给道德伦理投下的阴影……这是创新技术自带的混沌。 对人工智能而言,2019年,依然走在争议与规范的漫漫长路上。 AI的缺陷背后,是人的不完美? 2019年9月初,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视频在国内快速走红,一键换脸、不当收集用户数据等,让这款“明星产品”饱受争议;11月,发生在杭州的“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再次引发人们对AI技术的关注和思考。
 
  在国外,有亚马逊员工爆料,可利用亚马逊智能语音设备Echo监听用户对话。前年12月份,外媒称Echo语音助手Alexa为用户提供了自杀建议,引起轩然大波;此外,像《黑镜》一般的魔幻现实已经出现,一个名为Eterni.me的网站宣称开通了AI重生业务,利用逝者的数据信息再造“云端”人格…… 这些充满道德、伦理争议的问题,并没有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得到解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包含着“人工”和“智能”这两个词,与其他技术相比,人工智能似乎体现着更多的人的“不完美性”,从其发展的背面来看,灰度愈深。 近年,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亚马逊的Rekognition在检测图像中肤色较深的女性性别时,要比判断肤色较浅男性性别的错误率高得多;Google Photo频频将黑人归类为“猩猩”;英国非盈利组织“老大哥观察”(Big Brother Watch UK)曾发布一份报告,强调伦敦警察厅使用的面部识别技术有超过90%的性别识别错误率,尤其是在面对有色人种识别中…… 这些情况,被称为“算法偏见”。研究者认为,这种“偏见”,其实是人类自身偏见的投射。有学者对技术怀有审慎的乐观,他们预测,随着算法数据集的更大、更全、更完整,这种偏见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如何处理人与AI的关系? 在折射出人自身的“不完美”时,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了新的社会公共议题和伦理挑战,比如,人与机器的关系这一充满“未来感”的话题。 去年8月,不少YouTuber发现,自己上传的机器人对战视频被后台删除,理由是算法认为这些内容是对生命体进行折磨和实施强迫对抗。虽然事后,这些视频在上传者的抗议中得到了恢复,但是算法“自主地”识别、删除“伤害”同类的视频,还是让不少人陷入了“机器觉醒”的阴谋论里。 虽然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水平来看,这样的担忧似乎有点为时尚早,但是今天哪怕是偏远如非洲的人群,恐怕也无法否认,整个社会运转不仅仅由人类组成,也有越来越多的机器参与进来,从Facebook上的一举一动,到亚马逊流域猿猴的生存环境,智能机器正在成为人类和人类、人类和社会之间必不可少的媒介。 对于越来越像我们同类的机器人,我们会有怎样的情感?人与机器又将建立起怎样的社会关系?
 
  据估计,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记者的工作中只有约15%可以实现自动化,编辑则只有区区9%。即使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仍然会存在很多人类新闻工作者。但是,毫无疑问地,这些人的工作,角色以及工作内容都会有所改变。 在为《第一财经》写作的专栏文章中,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国际人工智能协会(AAAI)执行委员会委员杨强总结: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囿于“点”的限制,整个产业是割裂的。把数据孤岛连成一片智能的大陆,为各行各业建立起贯通的AI深度应用生态,才是真正的“大数据时代”。 “我不认为目前的技术框架可以直接导致好或坏,重点是未来仍然晦暗不明,我们该如何塑造未来?”麻省理工学院数字经济倡议主管、《机器,平台,人群:驾驭我们的数字未来》一书的作者Erik Brynjolfsson则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崭新甚至狂野的想象,却也带来了不少焦虑甚至恐慌。但就像学者所说的那样,我们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机器何时会超过人类智力”,而是“人类应当如何和机器共同工作”。人需要他者,人工智能的进步和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何以为人”“为何为人”,进一步激发我们的思考,寻找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 浏览次数: